本報記者明星
南岳衡山,雄踞南天,文脈流傳,令人慕名前往。清人魏源在《衡岳吟》中曾這樣評價五岳:“恒山如行,岱(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惟有南岳獨如飛?!?/p>
這里的奇峰秀水流淌著中華文明的詩意。詩人李白稱贊衡山的巍峨與神奇——“衡山蒼蒼入紫冥,下看南極老人星”。杜甫被祝融峰的美景陶醉,于是大筆一揮——“南岳配朱鳥,秩禮自百王”?!白H谖宸遄?,峰峰次低昴”。韓愈則直抒胸臆——“祝融萬丈拔地起,欲見不見輕煙里”。
宋代詩人對南岳的喜愛不亞于大唐諸杰。衡山的會仙橋上,傳來黃庭堅的驚世之語——“上觀碧落星辰近,下視紅塵世界遙?!北樵L天下仙山后,南宋詩人夏元鼎在南岳嘆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這些傳誦千載的名句,從歷史長河走來,讓今人猶如隔著時空與古人對談。
要登絕頂莫辭勞
前不久,一副意蘊深厚的對聯讓南岳半山亭火了起來,熱度直逼山下的南岳大廟和山頂的祝融殿。
南岳衡山半山腰,峰回路轉,風景獨特,玄都觀靜靜矗立于此。此地距祝融峰還有一半左右路程。古老的磚墻和精美的壁畫,展示著玄都觀的古樸和典雅。這里過去是登山者半途休憩之處,當地人稱其為“半山亭”。山門上有一副石刻名聯: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須努力;
會心不遠,要登絕頂莫辭勞。
上聯中“遵道而行”語出《禮記·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這是強調要找準努力的方向,按照事物規律循序漸進。下聯中“會心不遠”出自《世說新語·言語》:會心處不必在遠?!耙墙^頂莫辭勞”意在告訴人們:想要體驗“山登絕頂我為峰”的豪情,就得做好吃苦費力的準備。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解讀,但要真正理解這副對聯,最好的方式是爬一回南岳。當登山者的身體經受考驗的時候,心靈也會豁然開朗。
登頂之際,無疑是詩情迸發的時刻。朱熹詩云:“我來萬里駕長風,絕壑層云許蕩胸。濁酒三杯豪氣發,朗吟飛下祝融峰?!?/p>
南岳衡山周邊皆是低矮的丘陵,主峰祝融峰猶如橫空出世,在煙云烘托下,顯得格外高峻。
在這里觀日出,“萬頃蒼波澄玉鑒,一輪紅日滾金球”。
在這里望月升,廣寒宮灑下片片清輝,月夜靜謐而深沉。
莊嚴梵音與人間煙火,同處一山卻相安千年。多少傳奇故事,藏在這晨鐘暮鼓里;多少鐘靈毓秀,造化這中國南部第一人文圣地。
詩歌與遠方的交融,在南岳衡山演繹得淋漓盡致。
高山仰止的文化叢林
南岳太厚重了,能見過南岳的一個側面,感受衡山的一段傳奇,已是有緣之人。
從舜帝南巡至南岳,有多少帝王將相來此祭祀?漢唐至明清,又有多少文人墨客為它吟誦?星羅棋布的書院與宮觀廟宇,又經歷過多少次大火的焚燒和飛機大炮的轟炸?南岳這本大書,無論翻開哪一章哪一頁,都有照亮人世間的光芒。
早在軒轅黃帝時代,南岳衡山就已被列為華夏四岳之一。司馬遷的《史記·封禪書》記載:“舜……五月,巡狩至南岳。南岳,衡山也?!钡搅宋鳚h時期,漢武帝嫌長安到衡山路途遙遠,便將安徽的天柱山作為南岳來祭祀。魏晉南北朝時期,南北方交流不暢,衡山一度沉寂下來。伴隨著隋文帝一統華夏,中原王朝版圖再度擴張,又欽定衡山為“南岳”。后來的歷代君王沿襲這一祭祀傳統,對衡山極為重視,多次加封,讓衡山的“南岳”地位固若金湯。
千百年來,南岳是古人的修身、祈福、尋仙、問道之所。南岳四絕——“祝融峰之高、方廣寺之深、藏經殿之秀、水簾洞之奇”,讓這座南方的大山變得典雅飄逸、氣度不凡。
韓愈游南岳之時,恰逢秋雨連綿,衡山為云海霧氣所罩,看不清真面目,遂向南岳神靈祈禱,誰知真的云開霧散,南岳諸峰盡收眼底。詩興大發的韓愈,揮毫潑墨,給后世留下了“韓愈開云”的美談。
南岳,是高山仰止的文化叢林。
在這里,儒學、玄學、禪學相互影響,相互滲透、促進。最神奇的莫過于南岳大廟,菩薩和神仙、和尚和道士同處一廟。東是道八觀,西是佛八寺,中軸線還分布著欞星門等儒教風格的建筑。
南岳出了眾多的名道高僧。南岳的禪宗主張“頓悟”,摒棄苦行潛修與經院式煩瑣哲學的做法,其信徒分布遠至日本與東南亞,更是為南岳爭得了“天下法源”的盛名。
自唐宋至清,南岳書院林立,先后有15所書院誕生于此。隱藏于密林中的鄴侯書院,為唐代四朝宰相鄴侯李泌之子李繁所建。南宋初,鴻儒胡安國、胡宏父子來到衡山,于此書院講授《春秋》之學。
福建人胡安國在衡山的青山綠水間找到了人生歸宿,于紫云峰下買地結廬,創建文定書院,著書、講學達15年之久,構建了獨樹一幟的思想體系。大批青年學子負笈而至,研習理學。他們在政治上主張抗金,反對和議;在學術上主張經世致用,反對空疏虛妄,形成很有影響的湖湘學派。
胡安國沒有想到,他當年手創的文定書院,其舊址如今已成為湖南省岳云中學的春秋樓,與莘莘學子為伴。
南岳文化史上最浪漫的一幕,發生在1167年冬天。理學大師張栻、朱熹及其弟子林用中三人“自甲戌至庚辰凡七日,經行上下數百里”,在風雪中暢游南岳。他們當時選擇了一條平緩的登山古道,下起馬跡橋,上抵祝融峰,從錯落有致的梯田到高聳連綿的蓮花峰、妙高峰、天臺峰,沿途隨著海拔升高不斷變化的景致讓朱熹、張栻“心目頓快”。朱熹欣然命筆:“穿林踏雪覓鐘聲,景物逢迎步步新。隨處留情隨處樂,未妨聊作苦吟人?!?/p>
“朱張霽雪”,有感而發,相互唱酬,得詩149首,后結為《南岳倡酬集》,由張栻寫序言,朱熹作后記,全部收入清代的《四庫全書》。這樣的文化盛事,是南岳文化史和中國書院史、旅游史上的一次壯舉,更是名動天下的“朱張會講”的延續。
那是一次多么快樂的旅行??!朱熹在《蓮花峰次敬夫韻》中寫道:“月曉風清墮白蓮,世間無物敢爭妍。如何今夜峰頭雪,撩得新詩續舊篇?!边@次南岳之游,云峰之高、泉石之勝、竹樹之奇、雪月煙霞之態,給朱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與南岳也結下深情厚誼。
“壽比南山”的生態美境
為人祝壽,中國人常說“壽比南山”,然而“南山”具體是指哪一座山一直眾說紛紜。衡陽市南岳區文物部門在南岳衡山最高峰——祝融峰上找到的古代“南山”大型石刻,為“南山”之謎的揭示找到了新的線索。
自宋徽宗在南岳留下“壽岳”石刻和“天下南岳”題詞后,“壽岳”之名便流傳于世?!澳仙健倍质痰陌l現,進一步佐證了“壽比南山”之“南山”即南岳衡山之說。
諸多史料也證明了南山與南岳衡山的關系:祝融峰會仙橋側有“南山一境”石刻,款署“甲寅東巴郡汪言臣、王三畏同游此”;清代高僧智犁和尚在《重修廣濟寺記》中寫道:“南岳乃天下五岳之一,世稱壽比南山者,即此岳也?!?/p>
衡陽市南岳區文聯主席文蘭長期研究壽文化。她介紹,南岳留下的壽文化記載比比皆是。水簾洞中,唐玄宗滿懷虔誠,投龍簡祈福求壽;御碑亭里,康熙帝以碑記之,“茲岳為主壽之山”。
今年9月,通過對人口長壽指標、生態環境指標、社會經濟發展指標等三個主要指標的評定,南岳區被聯合國老齡所積極老齡化專家委員會認證為“世界長壽鄉”。
沿著衡山主峰蜿蜒的山路拾級而上,處處皆見“壽”文化石刻,有的在寺廟旁,有的在石巖上,有的在游路旁。南臺寺下古游道東面三米見方的“壽”字(刻于南宋年間)、廣濟寺茶園橋邊石上一米見方的“壽”字(刻于清康熙年間)、兜率寺后面巨石上四尺見方的“壽”(刻于清嘉慶年間)、望月壇下巨石上的“壽比南山”、百步云梯石上的“南維拱壽”……據統計,南岳的“壽”文化題刻近1000處。2013年,南岳摩崖石刻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岳大廟的御碑亭,四周額坊上有古篆飛金“壽”字100個,體形無一雷同,故而民間稱為“百壽亭”;南岳衡山景區標志性建筑——“南岳衡山”牌坊,在以“壽”為基調的須彌座上,四周均為篆書“壽”字雕刻。
南岳衡山還有很多與“壽”有關的地名:有延壽村、延壽路、延壽亭;有壽澗溪、壽澗橋;有壽寧觀、圣壽觀;有壽佛殿、壽星殿,等等。除了這些帶壽字的地名,當地的民眾也喜歡將壽字用在人名上,比如“壽生”“壽夫”“壽英”“壽娥”等。
2003年,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先生游覽南岳衡山,有感于“壽岳”的無窮魅力,寫下了“天下南岳秀,到此人增壽”的詩句。
這座大山,隱藏著長壽的密碼。每天清晨5時許,南岳衡山的上空響起了悠揚的鐘聲,旭日從云海跳出,望日臺上的游人開始沸騰,林間小道隨處可見運動的市民和游客。
這里擁有五岳之中唯一的亞熱帶濕潤氣候,林海莽莽,溪河水豐。豐富的水熱資源和優良的氣候條件,加上嚴格的保護措施,讓這里成為生機勃勃的綠色家園。目前,南岳衡山共有絨毛皂莢、窄花柳葉箬、毛柄金腰、南岳蹄蓋蕨和南岳老鴉瓣5個植物特有種,當地人稱為“五朵金花”。2022年,南岳區被評為國家級全域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區。
抿一口南岳云霧茶,茶香從指尖流淌到心尖。漫山的多花黃精在松風中徐徐搖曳,一串串飽滿的黃精籽,甚是喜人。喝南岳云霧茶、吃壽岳黃精,已經成了當地人的一種日常生活方式。南岳區所有的鄉鎮(街道)、行政村均被評定為“百歲健康鄉鎮(村)”。坐落在這些山巒之中、云海之上的景觀民宿,成了許多游人紛至沓來的休憩地。
如今,南岳區的壽星也越來越多。據統計,不足7萬的人口中,百歲老人有6人。
青山埋忠骨,英名垂千秋
雖有封建王朝的祭祀、香客信眾的虔誠,亦有文人墨客的朝拜,但南岳并非一派祥和安逸。歷史上,南岳幾經戰亂和大火。在二戰中,南岳大廟就遭到日寇的狂轟濫炸。
面對國仇家難,南岳沒有沉默。盧溝橋事變后,南岳各大寺廟的僧侶一致同意聘請湖南省國術館教練前來南岳教習武術。俟操練嫻熟,即請纓殺敵。南岳各寺廟的和尚編成10個大刀隊,在教練的指導下,苦練刀法。
1939年,日寇的鐵蹄逼近衡山。南岳的僧眾在巨贊、暮笳、寶生、空也等法師的率領下,成立“南岳佛道救難協會”,出版刊物,發表宣言,積極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勇敢地把自己的軀殼,放到抗日的烈火中去焚化”,為近代中國佛教史譜寫了輝煌的一頁。周恩來在接見上封寺的演文和尚時,題寫了“上馬殺賊,下馬學佛”以示勵志。周恩來的題詞在僧人中傳閱后,立即引起強烈反響。
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谷諔馉幹?,中華兒女眾志成城,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抵御侵略、救亡圖存的雄壯史詩。當時,不少軍政機關和大專院校搬遷到南岳,在古鎮周圍興建了大學、醫院、賓館、旅行社等,南岳街市空前繁榮。國共兩黨在衡山多次召開軍事會議,留下了忠烈祠、南岳游擊干部訓練班、神秘山洞等遺址、遺跡和文物。
青山埋忠骨,英名垂千秋。素有“小中山陵”之稱的南岳忠烈祠坐落在南岳衡山香爐峰下,1943年建成。享堂內,供奉著“中國抗日陣亡將士總神位”,祠宇周圍青山中分布著12座個人墓和7座集體墓,抗戰中22次正面大型作戰及全國共計近4萬次戰斗的犧牲將士“一體入祠祀享”。
忠烈祠完全再現了當年設計者仿中山陵所規劃的豪邁氣勢。整座祠宇,劃中軸線依山而建,按前低后高,依次為三孔拱門牌坊、“七七紀念塔”、紀念堂、安亭戰役紀念亭和享堂5處主要建筑。從下向上看,看不到平臺,只有石階,寓意不斷奮進攀登;從上往下看,看不到臺階,只有5處平臺,寓意太平安詳。
中間草地上嵌有6個花崗巖大字,從上至下讀來:“民族忠烈千古”。
南岳忠烈祠是中華民族團結抗日的象征。每年的清明時節,都有數以萬計的烈士后人、青年學生、抗日老兵及社會各界人士前來祭奠和憑吊。這里銘刻著中華民族抵御侵略、奮勇抗爭的歷史以及中國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作出的巨大犧牲和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五岳聯手,收藏詩與遠方
南岳衡山的秀美景色,成了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詩與遠方”。
崇禎十年(1637年)正月初十,徐霞客由江西進入湖南。他自稱“余髫年蓄五岳志”,乃至有壯年旅行考察中華五岳之舉。他在南岳衡山旅游了8天,作考察筆錄近5000字,足見南岳衡山在他心中的分量。
徐霞客的“余髫年蓄五岳志”,如今正在變成現實。一些青年游客,選擇“特種兵式旅游”,只需要一個國慶假期,就可以爬遍五岳,游歷祖國的大好河山。
南岳現在是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也是湖南省委、省政府明確著力打造的歷史文化名片代表。
南岳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詩岳”,古人在此留下了上萬首吟誦衡山的詩歌。2023年12月,中國詩歌學會將編號第一的“中國詩意景區”授予南岳衡山。
2024年9月,“暢游五岳,讀懂中國”中華五岳省際旅游合作主題活動在湖南省衡陽市南岳區啟動,山東、陜西、山西、河南、湖南五省文化和旅游廳共同簽署《中華五岳省際旅游合作協議》,發布《中華五岳省際旅游合作宣言》。五岳景區文旅集團將共建跨區域的名山文旅融合生態圈和品牌發展共同體,著力建設五岳文旅協同發展新體系,打造中華五岳世界級文化旅游目的地。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黨委副書記陳耀華認為,中華五岳是世界的五岳,五岳集中華山水之大成,展華夏文明之精華,是中華思想的載體、精神的家園、文明的史詩、詩化的景觀。五岳的歷史,是中華文明發展史的重要見證。中華五岳的歷史使命應該是文化自信的講堂、和諧發展的典范、美麗家園的代表、文明互鑒的使者。